12月10日,華中農業大學與菲沙基因研究生聯合培養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菲沙基因武漢總部順利舉行。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和希順,副書記范金鳳,導師代表何進、張建偉,菲沙基因總經理陳東生及公司高管出席了揭牌儀式。
儀式上,和希順、陳東生共同為“華中農業大學-菲沙基因研究生聯合培養實踐基地”揭牌。陳東生在致辭中表示,菲沙基因以致力“成為生物信息學領域的引領者”為愿景,近年來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履行疫情期間企業社會責任,公司的業務體量和科研成果都實現了快速發展。作為華農親密的合作伙伴,菲沙基因未來將以實際行動踐行立德樹人職責,為研究生提供業務指導、保障生活需求,著力提升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一批符合國家需求和行業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他希望以實踐基地為基石,不斷推進與學校深入交流,探索校企成果轉化和前沿科研合作模式。
和希順回顧了學院與菲沙基因的合作歷史,對菲沙基因為學院發展所做的貢獻表示感謝。他指出,建立研究生聯合培養實踐基地是推進研究生分類培養的關鍵舉措,學院將以此試點探索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學工作和教育教學改革新路徑。他通過“育人、合作、發展”三個校企共建基地關鍵詞,提出了學生、教師、企業同發展共進步的愿景,他期望通過基地建設調動整合校企育人資源,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培養出一批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型研究生,打造校企共贏發展的光明前景。
接著,雙方與會代表就研究生聯合培養實踐基地進行了熱烈的交流研討。范金鳳從 “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的研究生培養方針引入,提出了“培養解決真問題、滿足真需求的卓越人才”的研究生培養目標。她認為只有將立德樹人與社會需求相結合,才能培養適應行業產業發展的新時代應用型人才。張建偉教授詳細介紹了基地的建設和規劃目標,認為應讓實踐基地發揮好“種子”作用需打通產學研各環節,從而實現學校、企業、學生和社會多方成長共贏;何進教授則提出,落實“雙導師制”是建設好基地的重要基礎,行業導師可以在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設計、課程講授和實習實踐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提升學生的職業勝任力。
菲沙基因事業部負責人程艷兵、劉琳、王歡、李偉分別結合自身成長經歷介紹了進行研究生實踐指導的規劃,他們希望依托菲沙基因的產業平臺幫助專業研究生打開視野、提高實戰能力,與生科院導師一同培養全面發展、服務國家戰略的優秀人才。
據悉,華中農業大學-菲沙基因研究生聯合培養實踐基地是生科院落實研究生教育改革大討論精神的重要舉措,旨在鏈接校內外資源,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行業產業需求推進研究生分類培養,培養理論基礎好、實踐能力強、眼界視野開闊的新時代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