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生科院常務副院長馮雁教授、李忠磊博士應邀到菲沙基因考察交流,公司總經理陳東生及技術骨干參與接待,雙方針對主要技術應用與潛在的合作意向進行了深入交流。
菲沙運營總監余凱敏向馮教授詳細介紹了菲沙在科研服務和醫學轉化中的發展歷程,菲沙以三代測序和三維基因組為核心,積累了豐富的科研客戶和醫學臨床資源。三維基因組負責人周帆重點介紹了三維基因組學技術的應用,通過該技術可以獲得染色質的空間位置關系,能對基因組的折疊和空間構象、轉錄調控機制、復雜生物學性狀、信號傳導通路和基因組的運行機制等一系列重要問題進行解讀。
馮教授重點分享了該團隊在Argonaute核酸酶表征及其在分子斷領域的應用研發進展,該核酸酶可以在DNA分子水平上實現精準剪切,有望建立新一代高效、精準的基因編輯、檢測和治療新技術?;谠撁傅腁-Star核酸富集檢測技術和RADAR-等溫擴增專利技術可以實現單樣本、多基因的多重檢測,具有廣泛的臨床應用意義。
李忠磊博士對國內工具酶的生產現狀進行了介紹,指出目前國內工具酶試劑的生產主要以life、NEB等國外試劑商為主,長期受限于國外,建立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工具酶生產體系非常迫切。而馮教授團隊經過反復打磨、精細雕琢,針對特定需求的工具酶篩選、重組與優化的開發已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體系。
雙方就后續合作方向展開深入探討。馮教授指出菲沙具有寶貴的醫學科研資源,希望與菲沙基因聯合發揮各自特長,在醫學診斷服務、測序工具酶、表觀遺傳檢測新方法等領域形成合作。菲沙基因將繼續深化各方向的產品開發,幫助更多合作伙伴完成高質量的生物信息學研究。
馮雁教授介紹
馮雁,博士,教授, 博士生導師,973計劃首席科學家
1986年于吉林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獲學士學位;1989年于吉林大學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獲碩士學位;1994年于白求恩醫科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1989 -2008年在吉林大學分子酶學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重點實驗室主任。2009年至今任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973計劃首席科學家,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目前任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酶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微生物學會酶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Molecular Catalysis B,Enzymatic、中國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等刊物編委;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杜邦杰能科中國酶工程杰出貢獻獎”、“上海市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
主要研究領域:
1、微生物酶結構與作用機制;
2、新功能酶分子設計與進化;
3、微生物藥物合成生物學。